逆寒手游活动资讯网

孙红雷的东北往事:那些年在哈尔滨当老大的日子

80年代,正是港台校园歌曲和流行文化开始进入内地,老百姓文化生活迅速丰富的时候。对于当时只有16岁的孙红雷来说,这些从来没听过的歌让他一下子就着迷了。他开始想各种方法录歌曲伴奏,然后周末就到哈尔滨的一个老电影院唱卡拉OK。当时唱一首歌要五毛钱,还得排队。就是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同样喜欢唱歌的姜鹏,这个人后来成为了哈尔滨著名夜场东方斯卡拉夜总会的老板。当年两人经常相约着一块去老电影院的卡拉OK唱歌,歌练得差不多了,两人就相约着一起到夜总会去演出挣钱。那时候的孙红雷最爱唱的歌曲是《站台》,他自创的边唱边跳的表演风格在哈尔滨独树一帜。

1987年,国外电影《霹雳舞》被引入中国,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霹雳舞狂潮,强烈的电子舞曲,杂技、体操动作相融合的舞蹈让无数的年轻人为之着迷。不安分的孙红雷自然不甘人后。那一年的夏天,他和姜鹏在哈尔滨少年宫后的松花江边,与一群十多岁的半大小子一起勤学苦练太空滑步、手抖传电、擦玻璃等各种高难度动作。那时候跳霹雳舞基本上都是团队合作,孙红雷加入了一个叫“狼族舞团”的团体,因为是第三个加入团队的成员,自此后得一艺名“三狼”。那个年代年轻人都心高气盛,以舞会友就像每天三餐一样普遍,斗舞输了后打成一团也是家常便饭,不管是茬舞还是茬架,孙红雷都是条汉子。

逐渐地,孙红雷在中央大街一带跳舞跳出了名气,也打出了名气,1988年1月,重庆举办全国将军杯霹雳舞大奖赛,上高二的孙红雷从哈尔滨到重庆参加比赛,获得了第二名,奖品是一台电冰箱,他转手在当地把冰箱卖了700块钱,春风得意地回到哈尔滨,从此得名“哈尔滨霹雳舞王”。

尝到了歌舞升平甜头的孙红雷逐渐荒废了自己的学业。高中毕业后,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歌舞厅表演以赚钱贴补家用。那时候他每个月能赚到300块钱,除了自己吃喝,每个月还给母亲上交280块钱,在他们家的饭桌上也顿顿可以吃上肉了。

随着演出越来越多,孙红雷的路也越走越宽。他和姜鹏一块弄了个演出班子,孙红雷既当主持人又要唱歌跳舞。到92年的时候,孙红雷一场演出就能赚到500块钱,成了哈尔滨响当当的有钱人。

在1992年,一场演出赚500块钱是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。孙红雷演出一场都会留下100块钱供兄弟们吃吃喝喝,把剩下的400块钱交到母亲的手中。钱来的容易了人就容易发飘,爱仗义疏财的孙红雷身边很快就有了一帮跟随的兄弟,大金链子也戴上了。谈事情的时候他一绷脸,对方就会吓得直哆嗦。那时候,孙红雷的朋友要是在外面吃了亏,或者是在外面被人打了,孙红雷都会出面去摆平。那时候的孙红雷有多狂?手上拿的大哥大都是花四万五买的。

1993年,孙红雷专事主持,他在七彩城夜总会主持节目的时候,加入了如今司空见惯的脱口秀等表演形式,迅速在哈尔滨掀起了一股热潮,那时候他的艺名叫“三郎”。当时哈尔滨的夜场最赫赫有名的就是“二马一郎”,“二马”指的是马伟国、马昌,“三郎”就是孙红雷。

混迹夜场的孙红雷朋友越来越多,也开始接触一些演艺界的人士,慢慢地就和赵连甲、巩汉林、潘长江等搭上了关系,成了一起撸串喝酒的朋友,但逢这些人去哈尔滨,孙红雷必定会盛情接待,而且抢着买单。都说承认的额嘴短,演艺界的朋友也是有良心的,他们开始找机会提携孙红雷。有一年春季,赵连甲在哈尔滨拍一个策划,利用职务之便安排孙红雷在其中演一个无足轻松的角色。舞台上收放自如的孙红雷在摄像机面前手足无措,连拍了11条都没过,把他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当晚,他萌生了到北京学表演的打算。

1995年,孙红雷带着唱歌跳舞攒下的8000块钱家当,拿着4.5万块钱买的大哥大坐飞机来到了北京,一个电话打进了中央戏剧学院招生办,从此走上了演艺之路,这才有了后来的大红大紫。或许正是这些不平凡的经历,才让孙红雷在表演上得心应手,塑造的角色也更加深入人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2025-11-14 12:30:05


亲家母的解释
“Indian summer” 是 “印度秋天”?NO!真正含义差远了